5月21日,在日本规模最大的防务装备展——2025东京军警防务展览会上,由日本、英国和意大利联合推进的“全球作战空中计划”(GCAP)首次公开其下一代战斗机模型。
日英意六代机模型亮相日本防务展
GCAP是日本的下一代战机计划。下一代战机被定位为“第六代战斗机”,重视高性能传感器、隐形性和网络化作战,旨在超越作为五代机代表的美国F-22和F-35隐形战机。
此次展出的模型长2米,宽1.5米,约为实机的十分之一。与最初的概念模型相比,主翼、后机身、尾翼等都有较大变化。机翼比之前的版本更大,由“兰姆达翼”改为“三角翼”。这表明比起以往机型对于空中格斗敏捷性的关注,该型战机的设计重心将更多偏向提高续航里程、速度和有效载荷。
GCAP项目由日本三菱重工业、英国贝宜系统公司(BAE)及意大利莱昂纳多(Leonardo)三大防务巨头联合主导机体开发,目标是争取在2035年之前投入使用。(央视新闻)
延伸阅读
媒体:F-35的"克星"来了 中国一次拿出三种反隐身雷达
前面说到了在合肥举行的第十一届世界雷达博览会(简称“雷达展”)。
其实除了“远谋”机动指挥车外,老司机在本届雷达展上还发现了三种不同类型中国反隐身雷达的集体亮相。
图为室外展区的雷达装备实物
在本届雷达展的室外展区,多部高大的雷达装备实物最为引人瞩目。据老司机了解,作为中国雷达装备的明星产品,今年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简称“中国电科”)推出了多型反隐身雷达。其中就包括全新一代米波反隐身雷达——JY-27V高机动米波警戒雷达。当前的隐身战斗机或隐身导弹并非真正的“全频段隐身”,通常只对威胁较大的火控雷达或制导雷达使用的C波段或X波段频率有效,在频率较低的米波雷达面前反而容易暴露。这就是所谓“频段反隐身”。
中国电科38所专家徐海洲介绍说,38所率先解决了米波雷达面临的多径效应较大、阵地适应性欠佳、空域覆盖不连续、精度欠优等难题。该所通过对米波雷达的微波有源阵面、软件处理算法等方面持续迭代,推出“空中守望者”系列雷达。而这次展出的JY-27V雷达,是该系列中最新型产品,具有探测距离远、探测精度高、智能化程度好、机动性强等特点。其特有的大阵面大展收比设计,让其几分钟实现快速架收,像拉手风琴一样行云流水,同时实现了与微波雷达相同的探测精度。
除了频段反隐身技术外,这次雷达展上也推出了一种运用“能量反隐身”技术的先进雷达——YLC-8E UHF波段三坐标警戒雷达。该雷达集合高精度传感设备,具备天线车的动架设与撤收功能。它采用两维相扫加方位机扫全数字有源相控阵体制,结合大型相控阵天线阵面及大功率高效率数字T/R组件,从而显著提升了探测能力,能够执行对隐身飞机的远程预警探测任务,具备反隐身能力强、机动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以及可维护性好等诸多优势。
图为展出的JY-50外辐射源雷达
这次雷达展还推出多型被动式无源探测雷达。该雷达不主动发射雷达波,而是利用广播调频、数字电视信号作为照射源,通过接收飞行器反射的雷达波来精准探测其行踪。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老司机,展出的JY-50外辐射源雷达具备两大显著优势。其一,生存能力强。因其不主动发射电磁波,难以被传统的电磁侦察手段锁定。其二,反隐身能力突出。现有隐身飞机对侧面和后面的雷达反射面积相对比较大,而广播等外源信号的电磁波频率较低,天然具备反隐身能力。JY-50正是凭借接收隐身飞机反射的这些电磁信号,实现了对隐身飞机的有效探测,展现出强大的反隐身能力。
文章评论 (14)
养家口胡
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内容详实,观点独到,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期待作者的更多作品!
望次
文章分析得很透彻,但我对第三点有不同看法,希望能与作者进一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