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

特朗普的赢学,对我们还是有些启示,特朗普人生赢家

摘下吉他,调了调被陈寻故意弄乱的弦音,放到脚边不碍事的地方。

文 | 丁毅超 天书

  特朗普第二任期之初,正是国内网络键政圈“日耳曼赢学”刚兴起之时。随着白宫官方开始了一系列“在特朗普总统的带领下我们每天都在赢”的大内宣操作后,本来还只处在键政圈小范围的赢学一下获得了大洋彼岸最高规格的“实践背书”,迅速出圈,并且随着国际时事的更新一路进化。比如,由于最近印巴空战后莫迪带领全国进行庆祝,让网友们感慨日耳曼赢学比起巴拉特赢学还是小巫见大巫。

  不过赢学范式解构碰到特朗普和莫老仙这样的人物,容易产生一种过度耦合的效果。在特朗普上任之后各种赢赢赢和炒股捞钱的荒腔走板行为,已经让很多人放弃了理性分析和推测。同时,不光在美国,中国网络中也有些人开始说“拜登在时如何如何稳重老练冷战风范”。然而这大概是被特朗普的表现刺激出的一种记忆误差效应。

  稍微回想一下就知道,拜登在任时是另一种乱象,当时美国已经出现政出多头的情况,连一直独掌于总统之手的外交权柄也被各路人马分割。大家应该也还记得拜登执政末期有传言我们这边的外交人员经常接到从白宫打来的莫名其妙的电话。

  更重要的是,如果拜登真的合格,那特朗普就不会以比第一次大得多的优势二进宫。2024年底的美国别说跟2016年比,跟2020年比也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与赢学范式下的特朗普相对的,是仍有一些人认为特朗普目前的混乱作为都是表象,是特朗普为了掩藏真实战略目的的大棋。有这种想法也正常,毕竟特朗普下台之后四年间不懈努力,不屈于民主党打压,将自己的基本盘重新整合,还让共和党事实上变成了特朗普党,尤其在宾州枪击事件之后,按中国人的历史观来理解,这么卧薪尝胆一鸣惊人之后,应该已经变成一个成熟政治家了吧?然而现实就是特没谱。只能说不要用中国的历史思维去套当代欧美政治人物的行为逻辑。

  本文认为特朗普既非赢学入脑的疯子,也非故作高深的大旗党。他能在公开宣称普京追求和平的同时,又对欧洲领导人私下承认普京短期内对和谈没有兴趣。换言之,他从未像媒体说得那样被普京所欺骗。但同样,他也没有明确的战略。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摆脱特朗普浮夸的欺诈,从美国的面临的问题本身入手,去看待特朗普“百日新政”的部分起因和影响。毕竟,就算特朗普明天就下台,但美国的问题,以及由问题激化出的可能走向还在那摆着,我们还是要同一个这样的美国打交道。

  MAGA联盟的非理性目标

  虽然MAGA群体是特朗普的绝对基本盘,但这个群体内部也存在着目的诉求的矛盾,或者说,存在着相当非理性的成分。我们可以用迪斯累利当年的困境来理解MAGA这个基本盘的内在问题。

  迪斯累利是19世纪英国托利党最重要的首相之一。1832年议会改革之后,当时传统上以土地贵族和农民为选举基础的托利党面临长期败选,迪斯累利通过进一步扩大普选权,将农村与城市中下层联合在一起,共同对抗高度自由化且亲商业的城市中上阶层扭转局势。

  这一联盟成为了19世纪晚期托利党的主导思想,并最终形成今日被称为一国保守主义的主张。然而这一联盟始终也存在一个关键的政治实践困境,即如何平衡农村和城市中下层在贸易问题上截然相反的需求。对农村阶层而言,强烈的贸易保护主义是保持国内农产品价格的良好手段;对城市中下层阶层而言,在自己无法生产农产品的情况下,大量外国廉价的农产品才更能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

  今天的MAGA群体面临着同样的矛盾。特朗普将锈带州的蓝领工人、南方农村福音派信徒和小企业主糅合成"MAGA联盟",打破了共和党自里根时代以来"减税+自由贸易"的金科玉律。

  总体上来说,MAGA联盟,包括特朗普本人,一个核心宗旨是反对民主党主导的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体系。但这一目标并非是一种理性逻辑的认知,铁锈带工人可能说不出新自由主义到底为何物,但他们能看到匹兹堡的钢铁厂与底特律的汽车生产线已经衰败,他们会听说在资本逐利本能的驱动下,这些生产线都已经转移到中国。

  这确实是一种新自由主义的结果,但原因到底是什么,以及该如何解决就是远超他们世界观之外的事了。所以彼得·纳瓦罗等经济民族主义者开出的猛药,即通过高关税迫使跨国资本无法自由流动,为美国制造业提供喘息空间,就会获得他们的情绪性认同(美国很多人一开始搞不清关税的成本到底是谁出)。

  南方福音派们同理,他们可能也不知道新自由主义到底为何物,但他们能清晰的感受到新自由主义几十年下来,美国本土阶层和全球化阶层的日益分离对立,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歧视和对传统的破坏。现在只要有人站出来说有一种方法能打击造成这一切的凶手,打击那些城市体面人,就会获得他们非理性的支持。

  但现实是残酷的。高昂的关税正在对美国制造业工人产生破坏性影响。结构性衰退的美国制造业在导致工人普遍失业陷入贫穷的同时,也无法生产出大量的廉价日用品。北卡罗来纳州的纺织工人或许保住了每小时28美元的工作,但他们购买的沃尔玛商品却因关税成本上涨15%。美国工人反而陷入更糟糕的恶性循环,他们越贫穷就越依赖大量来自中国的廉价日用品,他们越依赖中国廉价日用品就越难以摆脱新自由主义下的结构性萎缩。

  农民一侧同样糟糕,本来他们也是全球贸易的受益者,并不像制造业工人那样是因产业转移丢掉饭碗,但他们对关税战的支持正在让他们丢掉大量订单。

  在几十年的新自由主义进程中,MAGA联盟们感受到了无法忍受的生活痛苦,但痛苦的原因各不相同。他们只知道要挥拳打向幕后那个大BOSS,但又在挥出拳头后,痛苦地发现打向的是自己。

  这就是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所面临的结构性困境。在维护基本盘上,关税大棒起初提供的是“赢学情绪价值”,但真正挥出之后就迅速受到反噬。在短期效果上,关税看起来可以缓解财政危机,但即便特朗普本人也知道,仅仅依赖关税壁垒所产生的收入是不可能填补美国日益扩大的财政赤字。他对关税收入的吹嘘更多出自于政治宣传的需要。

  长期目标上,制造业回流是特朗普在2016年上台以来所形成的两党新共识。即便下届政府由民主党执政,问题的基本面不会改变。美国不同阵营的态度差异在于他们对高关税促进制造业回流的效果认知上。但舍此之外,又没有人能说清还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制造业回流。

  就像我们昨天文中讨论的“丰饶议程”,显然民主党精英们没什么靠谱想法。所以最终还是摆脱不了关税。90天的暂停并不意味事情的好转或者特朗普的重大退让,中美之间的经贸摩擦的长期化将成为关税战争的真正剧本。

  “特朗普党”的内部摊牌

  在解释完特朗普、MAGA群体甚至整个美国面对关税问题的结构性困境后,还要从共和党内部的权利斗争来解释在关税问题上的具体表现。

  今日的共和党,或则说特朗普在2024年所构建的胜选联盟中存在三个具有政治影响力的派系。第一个是如日中天的MAGA派系,经济民族主义是其重构美国经济的核心主张。作为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斯蒂夫·班农不仅主张对中国全面脱钩,也主张与其他经济体脱钩,最大限度地提高美国产品的本土制造占比。

  他认为,这不仅将促进美国制造业回流,让美国成为正常国家,也能避免由于供应链全球化所引发的潜在安全危机。班农甚至主张通过对跨国资本收取重税的办法控制新自由主义秩序下的全球贸易流动。从更深层次看,MAGA派系试图将国家视为对抗全球资本主义的堡垒,不惜以焦土战争的方式摧毁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模式。

  第二个是里根时代以来的亲商业共和党人。他们深受新保守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影响,将自由贸易作为自己的信条。即将退休的前参议院共和党领袖米奇·麦康奈尔是最标志性的人物。但为了适应党内日益强硬的保护主义倾向和两党的对华新共识,这一愈发式微的派系往往会与民主党建制派一道建立一种“新的自由贸易体系”。

  这一体系在明面上支持自由贸易,但在实际运行上会通过特定规则建立大量隐性的关税壁垒。拜登时代的“小院高墙”和“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都是这一可以逻辑的产物。亲商业共和党人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排除中国的新贸易秩序,维持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幻梦。

  第三个是与特朗普结盟的马斯克这些自由意志主义者派系。他们奉行哈耶克的最小政府主张,将自由贸易视为自发秩序的延伸,其理论基石在于“比较优势”的客观性与市场信号的不可篡改性。从表面看,自由意志主义者与MAGA南辕北辙,但正如笔者以前的文章所分析的那样,在面临自由主义霸权的共同威胁下,他们更多是策略性结盟。在关税问题上,自由意志主义者难以与MAGA派系妥协。这是为何马斯克会公开批评关税政策的原因。

  以特朗普第一任期为参照,MAGA派系显然在第二任期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不仅表现在以前国家安全顾问沃尔兹和乌克兰特使基洛格等建制派色彩较为浓厚的人物在政府内部日益边缘化,也表现在亲商业共和党人和自由意志主义者尽可能避免公开批评特朗普本人这一点上。除了麦康奈尔这样即将退休的人物,党内对特朗普已没有公开批评的声音。

  但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的暂停,显然说明亲商业共和党人与自由意志主义者在能够共同合作的议题上依旧能够对特朗普施加影响力,暂时抵抗MAGA派系激进的经济民族主义议程。问题是,从现有趋势看,MAGA派系的影响力显然愈发强烈,对亿万富豪征税将是考验三者间实力变化的新指标。

  当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砸向全球供应链时,共和党内部的裂痕已从暗流涌动演变为公开摊牌。这场围绕关税政策的较量,不仅关乎经济路线的选择,更折射出保守主义意识形态在21世纪的分裂与重构。从马斯克公开抨击关税损害特斯拉供应链,到班农高呼“关税是经济主权的最后堡垒”,共和党内部的三股势力——MAGA派系、传统亲商业共和党人、自由意志主义者——正在上演一场关乎美国保守主义灵魂的角力。

  特朗普的赢学方法论

  基本盘和党内两个层面之后,就是对特朗普本人的分析。特朗普目前大搞赢学,究竟是王八拳乱打一通,还是有什么战略大棋?他反复横跳的操作除了让美国丧失外交信誉外究竟有什么作用?至于说捞钱,这个其实没太大讨论价值,美国台面上的政客,不管想干事的还是不想干事的都不耽误明面捞钱,无非是谁更不体面。拿中国人对官员的道德要求代入美国政客属于想太多。

  我们可以分为三个层面讨论。第一层次是整体框架,第二层次是大战略,第三层次是具体战术。

  首先是整体框架,或者也可以称之为预设的世界观。从特朗普在20多年前作为改革党候选人所写的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确实有一个关于改造美国的整体框架构想。或者退一步说,他和MAGA群体一样,有一个不甚清晰的“打倒新自由主义BOSS,重回美国旧日荣光”的目标。

  然后是大战略。这点很直接的说,特朗普的战略就是没有战略。他有目标,但他完全没有规划达成目标的各层级战略,或者忽视了战略构建的复杂性。这也是特朗普下大棋论市场越来越小的原因。

  特朗普在第一任期的边境墙政策就是典型表现。解决非法移民是特朗普的最终目的,建造边境墙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的战略决策之一。问题是,边境墙不仅成本不低,在阻止非法移民的效果上也不如人意。它的象征意义远大于政策实践意义。这也是特朗普经常受到嘲笑的原因。

  虽然没有战略,但为了维持基本盘,为了“打倒新自由主义BOSS”的目标,特朗普确实有一套战术。我们可以称之为“混沌控制”,或者说,试图把所有人拉进浑水里,通过制造高度的不确定性破坏游戏规则,让大家都失去战略,再创造出议价空间与权力重构机会。

  这种模式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是元叙事的消解。当建制派用“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论证自由贸易必要性时,特朗普用“美国优先”直接否定规则本身的合法性。这种对元叙事的拒斥,打破了传统外交的话语闭环,迫使对手在全新的语义场域中重新定位。

  第二是符号系统的重构。以关税为例,关税在特朗普语境中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工具,而是被赋予多重象征意义。对钢铁征收25%关税,既是对“铁锈带”选民的政治承诺,也是对军工复合体的利益输送,更是对全球化精英的价值宣战。这种符号的多重性使得反对者难以构建统一的批判框架。

  第三则是永恒的临时性。国家治理被压缩为即时性的事件流。这种“永远处于beta测试状态”的执政模式,消解了政策制定的延续性与可问责性。对TikTok的禁令与解禁循环,正是通过持续制造政策悬置状态,既满足国内民粹诉求,又避免与中国科技战的全面升级。

  这种“混沌战术”迫使市场和外交对手不得不脱离自己的舒适圈,无法使用自己所熟悉的话语规则,陪着特朗普一起被抛入到不确定性中,从而改变再平衡的基本参数。在抛入高度不确定性之后,对结果本身的预期也会陷入高度不确定性中。这种操作可能带来一些积极结果。

  芬太尼关税是最具戏剧性的表现。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通过将阿片危机与中国化工企业强行关联,特朗普成功将公共卫生议题贸易武器化,最终将芬太尼问题增加对华谈判的筹码。在地缘政治领域,这表现得更为明显。比如特朗普意识到已经没有足够的民众支持来为俄乌战争续命,所以他彻底颠覆了拜登政府在这一问题上的逻辑。又比如在中东问题上,他也能跳过以色列的要求,试图与伊朗或者逊尼派国家合作,比如与叙利亚总统会面就是最新表现。

  但是,特朗普的毁灭后再平衡也意味着自己丧失对结果的完全控制权。他无法保证自己每一次破坏后再平衡都能产生自己想要的结果。这才是特朗普高呼赢赢赢的结构性原因。他需要以高度的政治情绪动员弥补结果不确定性所产生的可能负面影响。

  特朗普采用这种方法固然有个人的性格偏好,更重要的是,美国现在的问题是常规政治博弈策略的不可持续性,几十年来实质性失败的移民管理系统是最直接表现。经济问题同样如此,拜登政府的“小院高墙”和“以规则为主导的国际秩序”也都没有实现真正的脱钩和制造业回流。或者更本质的说,现有的大战略模型是以新自由主义全球秩序作为基础,学者和政客无法设想脱离这一秩序的战略应该如何构建。

  新自由主义几十年来赢了又赢,现在特朗普也好,红脖子也好,想要彻底破坏新自由主义该怎么办?左派的全球主义再分配方案犹如空中楼阁,唯一的办法只剩下与新自由主义同归于尽,大家最后一起输。至于未来则交由不确定性决定。

  站在历史的分水岭回望,特朗普的赢学既是旧秩序的掘墓人,也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混沌失序时代的大国行为样本。它暴露出传统治理体系在应对复杂性危机时的无能,也警示着民粹主义解决方案的可能缺陷。特朗普以战术替代战略的做法恰恰为美国国际关系学界讨论大战略是否存在这一问题提供了具体经验。

  当新自由主义全球神话日益瓦解,当启蒙的确定性被不确定性的现实击碎,特朗普式的“赢学”或许正在书写21世纪权力政治的新语法。而美国最终又会走向怎样的道路?时间终将给出答案。

文章评论 (40)

明朝听雨

君骨

2025-05-23 16:20

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内容详实,观点独到,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期待作者的更多作品!

赞 (53) 回复
棉小溪

马甲四号

2025-05-23 23:27

文章分析得很透彻,但我对第三点有不同看法,希望能与作者进一步交流。

赞 (84) 回复